A股这盘棋,你敢说你读懂了吗?
行情层层翻涌,利好似乎又飘忽,当韭菜总担心“割我者”卷土重来。
但上周的A股,来了一波出人意料的收涨,摸高到2024年来的新天花板。
明面上体积不大,缩量震荡,实际暗流涌动,搞得场内外投资客们都在琢磨这钱沙子究竟撒到哪里去了。
说A股这池子脉搏狂跳,是不是有点夸张?但数据说话,交易型资金比谁都活跃。
高潮?还差点意思,但悬念是有了:到底谁在控制这盘“游戏”,谁是在跟风戏耍,谁是真正的赢家?
细究起来,上周的故事,其实比表面上你看见的精彩多了。
投资者数量下降到了7月底的那个“安稳水平”,看着平静,实则各路钱在台下丢飞镖。
交易型资金,就是那些动不动就满仓干一把,蹭热点、追波段,不怕腰斩就怕踏空的勇士们,活跃度杠杠的。
这波反弹,主要靠他们的折腾:融资资金流进去了,杠杆越拉越高,陪跑电力、TMT这些板块“飞”了起来——一个词形容:莽!
融资活跃度干到了11.6%,2016年“熔断”那会儿都没到这位置。
龙虎榜上,买卖额依然雄霸高地,2025年以来都没变,这种拼杀劲头,堪比游戏里的全民PK。
不过别觉得都是投机小鬼在闹。
配置型资金一看风向不对,休息去了,“佛系”了,连带着公募基金的仓位都悄悄降温。
外资这块分两路走:有的在跑路,配置型的资金网上溜回去了52.9个小目标,但主动配置型外资反而一路“反人类”操作,连续4周往A股里投钱,净流入1.1亿,时长都破了2024年纪录。
啥意思?意思很简单,主动型外资用行动向世界表白:“中国资产,我又看上了!”
但别急着感动,也别太快抱团。
新基金倒是有点散伙的味,公募新发力度没有春天,老基金的权益仓位也缩回了点。
但公募的种子还在发芽:自从政策松了绑——你看,证监会说了,基金销售费用要改革,认申购费率能降就降,赎回压力也拉低了,搞得投资者持仓心态比冒泡还稳。
说白了,国家出手,基金就“站起来了”。
配合政策红利,投资者入市的勇气,多少带了点儿不服输的狠劲。
扯远了,回头看各路资金流转,谁都想做赢家。
散户上周净流出46亿,别看流失着急,但其实新开户数据又上来了。
八月新增开户265万,一大波萌新带着荷包进场,有点“新兵蛋子参军,全村的希望”那味。
不过细看流向,传媒、农林牧渔、钢铁这仨稳当当吸金,计算机、汽车、轻工制造倒是集体“瘦身”。
你说这钱追得真是灵活,昨天扑兔子,今天捉大鹅,反正风吹哪边倒哪边。
再看杠杆选手,真敢玩。
融资净流入637个亿,活跃度又涨,平均担保比例287%,杠杆加到牙齿缝里。
这些钱主攻电子、电力设备、新能源、有色金属,“跟着热点走”,但对交通运输行业倒是退烧了。
这是不是在“押宝下一代”,还是只是在比谁手快,看官自己体会。
公募基金的日子怎么过?
上周股票、偏股型基金仓位环比回落,连带新基金发力也有点哑火。
虽然7月后新发份额缓慢抬头,结构上却不乐观。
但ETF故事精彩。股票型ETF净申购45亿份,净流出37个亿。
其中宽基ETF净流出191亿,但非银行金融、电力设备和医药类ETF反而成了香饽饽。
成交额高歌猛进,7月中旬后中枢推到2000亿,相比上半年飙了一倍,堪比“ETF玩家大联欢”。
私募证券也不甘落后。
8月足足有1148只新备案产品,上半年同比大涨91%,股票策略成了绝对主角。
这些私募,当前主要还在紧盯能量场:只要板块给力,筹码愿意多压一点。
上周又新备案214支,“天天向上”,侧面看出是市场对未来依旧充满盼头。
长线“国家队”,也悄悄补仓。
财险、人身险公司权益资产占比小幅提升,操作姿态逐步由观望转向进取。
至于北向资金,这位海外陈年玩家,上周交易额略降,但主动配置型外资还在逆流加码,尽管A股仓位整体还没回到今年高点,但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憋着大招。
两市资金流向看似扑朔迷离,其实还是有蛛丝马迹。
产业资本持续减持,上周重要股东净甩卖了136亿,老股东逢高套现的戏码每周都在上演。
解禁股市值到了891亿,供给端压力肉眼可见,回购金额倒是温和落点54亿,资本市场这个“内循环”还没完全跑起来。
一级市场“募资潮”再现,IPO、定增和可转债齐刷刷拿下80个亿,虽然比起盛世算几小菜一碟,但也足够搅弄风云。
QDII ETF资金额外给力,净流入52亿,尤其中国香港区域成为“钱塘潮”。
溢价率在回落,但那个窗口依然开着。
当然了,数据模型、统计口径这些看不见的风险,才是决定市场逻辑能不能跑出来的关键暗线。
毕竟万一算错账,整个资金流转的地图就变成冒险闯关,谁都怕踩雷。
讲到这里,你大概发现了,不管是散户还是杠杆,公募还是私募,外资还是险资,大家都在快节奏地上场下场,谁也不能坐实“赢家”这个位置。
这么一想,A股像不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?
你以为的终局,很可能只是另外一轮新开局的起点。
交易型资金在这场博弈里,仿佛带着钉子鞋上窜下跳,调仓换股、追涨杀跌,一阵风一样的操作令人目不暇接。
融资活跃“续命”,龙虎榜拼杀,北向资金进进出出,ETF成交额一天一个样,“热闹场面”永远不缺。
可这背后冷静的长线,或者固执的配置型资金,选择用慢动作观望,假装对眼前的波动视而不见,其实在等“天时地利”那一刻。
看似每个资金口袋都有自己的算法,实际上场景转换快到让人喘不过气。
资本市场成了一台花式搅拌机,有活跃、有退潮,也有利用政策红利的幸运儿,谁说不是一出资本搏击绮梦?
盘点下来,市场短期情绪反弹离不开交易型资金的“神助攻”,但想真正稳扎稳打、韧性增长,还是要看政策的春风能不能吹透资本的裸露神经。
外资,尤其主动配置型那波“憋大招”的操作,某种意义上也在赌中国宏观政策的后劲。
人家押宝能不能押中?咱们只能保持理性的吃瓜态度——毕竟,A股舞台,每天都在变,谁会成为下一个赢家,没人能打包票。
对散户而言,资金进出如同潮水,既然摸不准脉搏,不如用闲钱看看热闹,不贪多、不冲动,做个合格观众。
对于“钱多话不多”的机构、险资和外资,更像在伺机而动,大局观和耐力比谁都更重要。
底层逻辑其实一直未变:资金决定场子,政策影响方向,情绪主导波动,而耐心才是守住最后胜利果实的“财富密码”。
而我们普通投资者,站在市场这头,难免可以自嘲一句:不是咱手慢,是风向太快,就算玩梭哈,也得隔着牌桌偷看行情。
你觉得A股这一轮是谁在主导,是投机派、价值派还是政策多头?说说你心里的答案,会不会又和别人不一样?
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倡导文明、健康的社会风气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。
同创优配-上杠杆炒股-个人股票配资-配资专业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